咨询热线
020-2292-3080手机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凯发工业园825号
邮箱:1534241@qq.com
为什么熬过低谷期的人都变得沉默寡言了
这些年,我越发赞成一个观点:人这辈子,没被现实打趴过,就永远学不会闭嘴。
那些掏心掏肺的倾诉,在别人耳朵里不过是闲话一场;那些声嘶力竭的辩白,在旁观者眼里不过是笑话一桩。
人这一生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,突然摔进那个见不到光、没有掌声、连安慰都稀缺的角落。
落魄失意、举步维艰时,很多人满心期盼着能有贵人指点迷津,或是渴望亲友伸出援手。最后,等来的却是冷脸和伤害。
因为独自熬过低谷期的人,深刻体会到了人情的冷漠,彻底放弃了对人性的幻想。
张亮曾是某房产销售主管,那时的他性格爽朗,会议室里总能听到他高谈阔论的声音。
有人视若无睹,有人百般推诿,更有人恶语中伤。亲戚们也换上一双冷眼,将他视作彻头彻尾的失败者。
之后,他靠努力找到了新工作,虽收入微薄,他却格外珍惜,只为尽快偿清债务与医疗费。
人在落魄时,曾经称兄道弟的朋友,突然变得陌生;曾经嘘寒问暖的亲戚,开始避而不见。
当你尝尽了社会的无情、金钱的压力和人性的凉薄,你就会明白,别人的屋檐再大,都不如自己有把伞。
我有个朋友叫老张,曾是个话痨,聚会时永远是气氛担当,在朋友圈里经常发表高见。
人在熬过低谷后,倾诉欲会一点点消失,因为你渐渐明白,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。
《道德情操论》中写道:纵使你万箭穿心,痛不欲生,对别人而言也不痛不痒,这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。
你失业了,别人安慰你“工作再找就是”;你失恋了,朋友劝你“下一个更好”;你负债累累,亲人叹气“想开点”。
与其向别人诉说苦楚辛酸让别人嘲讽笑谈,不如选择沉默,学会闭嘴,在孤独中自愈。
“那些熬过低谷的人,都学会了过滤社交,以前可能为了合群硬着头皮跟不熟的人找话题、陪笑脸。现在宁愿窝在家里看会儿书,也不想去酒局上虚与委蛇。
后来她通过在传统媒体积累的经验,开始转型新媒体创业,慢慢地事业有了一定的起色。
经历过低谷的人都知道,孤僻背后藏着的不是冷漠,而是终于看清了社交的本质:
成年人的世界里,感情易碎,利益长存,只有握在手里的资源、能交换的筹码,才是立足的根本。
作家李笑来在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里谈到,他刚毕业时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,每天焦虑得睡不着。
面对人生的低谷,他放弃所有社交,只做了一件事,那就是每晚雷打不动学编程2小时。
那些熬过低谷的人,不喜欢社交,不喜欢说话,而是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里,默默地打磨自己。
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,主人公安迪用19年挖通地道,却从未向任何人提起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
